常用股票术语,常用股票术语 pb
从入门到精通的十大核心术语解析
(全文约1580字)
股票投资术语基础认知 股票市场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,其专业术语体系构成了投资者理解市场运行规律的基础语言,这些术语不仅体现着市场运行机制,更蕴含着深刻的投资逻辑,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,掌握以下核心术语是构建投资知识体系的第一步。
-
股票代码体系 全球主要证券市场采用不同编码规则:上交所A股以600/601/603开头,科创板为688开头;深交所主板以000/002开头,创业板为300开头,港股通标的采用五位数代码,美股市场则使用字母代码(如AAPL代表苹果公司),投资者需注意不同市场代码的识别规则,避免误操作。
-
市盈率(P/E Ratio) 反映股价与盈利水平的核心指标,计算公式为:市盈率=当前股价/每股收益,例如某股股价30元,每股收益1元,则市盈率为30倍,需结合行业特性分析:科技企业普遍市盈率高于制造业,成长型企业市盈率高于成熟企业,高市盈率可能隐含高估值或高增长预期,低市盈率可能对应价值洼地或业绩困境。
-
市净率(P/B Ratio) 衡量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指标,计算公式为:市净率=当前股价/每股净资产,当市净率<1时,股价低于净资产,可能存在低估机会;>2时则需警惕高估风险,特殊行业如银行、地产适用性较强,科技企业因重资产较少可能失真。
-
成交量(Volume) 单日成交股数反映市场活跃度,通常以手为单位(1手=100股),温和放量(较前日增长5%-20%)可能预示趋势延续,突发行量(增幅>50%)常伴随价格异动,结合价格分析时,放量突破阻力位有效性更高,缩量回调则可能延续趋势。
技术分析核心指标 技术分析体系包含三大类指标:趋势指标、波动指标、量价指标,构成技术研判的三大支柱。
-
支撑位与阻力位 支撑位是价格下跌时可能获得支撑的价位,阻力位是上涨时可能遇阻的位置,动态支撑/阻力系统通过价格波动自动生成,需结合时间周期判断有效性,例如某股在20元附近连续三次反弹,则形成强支撑。
-
MACD指标 由DIF(差分值)、DEA(信号线)和柱状图构成,计算公式:DIF=12日EMA-26日EMA,DEA=9日DIFEMA,金叉(DIF上穿DEA)预示上涨,死叉反之,柱状图收缩表明动能减弱,扩张则显示趋势加强,参数调整可适应不同周期,常见组合为12/26/9。
-
KDJ随机指标 反映超买超卖状态的震荡指标,计算公式:%K=(当前收盘价-最近N日最低价)/(最近N日最高价-最低价)*100,%D=3日%KMA,K线在20以下为超卖,80以上为超买,需注意在强趋势中可能出现持续超买/超卖,此时应结合趋势指标使用。
-
RSI相对强弱指数 衡量价格变动的速度和幅度,计算公式:(当前收盘价-最近14日最低价)/(最近14日最高价-最低价)*100,70以上为超买,30以下为超卖,参数调整可改变敏感度,常见组合为14/70/30。
-
均线系统 5日均线:短期趋势跟踪,3日站上即短期多头信号 20日均线:中期支撑/压力位,突破常引发趋势转变 60日均线:中期牛熊分界线,站上为多头趋势 120日均线:长期趋势线,破位可能预示牛转熊
-
头肩顶形态 典型顶部反转形态,由三个连续高点构成,中间高点和两侧低点形成对称结构,颈线为连接两个低点的直线,突破颈线幅度通常为形态高度的1.5倍,需注意量能配合,下跌时放量更可靠。
-
双底形态 底部反转形态,两个相同低点连线为支撑线,突破颈线后可能触发趋势反转,颈线突破幅度通常为形态高度的1倍,需等待回踩确认,适用于超跌反弹行情,需结合成交量放大判断有效性。
市场行为与资金分析
-
主力资金识别 大单交易(单笔>50万)与散户单(<5万)的对比分析,龙虎榜数据解读,北向资金流向(沪股通/深股通),主力资金特征:连续3日净流入>1亿元,大单净买入占比>70%,尾盘异动(尾市30分钟净流入占比>60%)。
-
游资操作模式 题材炒作周期:5-7个交易日为典型周期,包含启动(2-3日)、加速(1-2日)、出货(1-2日)阶段,常见手法:高抛低吸